玉楼春·绿杨芳草长亭路》,创作于北宋,作者晏殊。作品体裁:词。该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,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、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。整首词感情真挚,情调凄切,抒情析理,绰约多姿,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。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,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。

本篇为一首闺怨词,写女子的离愁别恨和相思深情。词具体描写和渲染女子被抛弃以后经常魂牵梦绕辗转不眠、像三月细雨那样绵绵不尽的离愁,又直抒心中永无穷尽的相思苦情。

上片“绿杨芳草长亭路”开篇写景,点出两人分别的时间是芳草萋萋的春天,地点是长亭路边“年少抛人容易去”此句以思妇的口气说出:临行之际,情郎哥竟轻易地离开我远去。“年少”此处指的是女子所爱恋之人,词中虽未说出女子的反应,但从语气可以看出,女子定是泪眼相看,无语凝咽,故才会埋怨情郎的绝情。“楼头残梦五更钟,花底离愁三月雨”生动地描述出思妇的思念之意,反衬出“抛人去”者的薄情寡意。深夜中,女子辗转反侧,很久之后才入眠,却很快被五更钟声敲醒残梦,于是又开始思念窗外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,花瓣随之纷纷落下,正如她心中的离愁。“残梦”和“落花”相互对仗照应,婉转地抒发了女子思念情郎的心情,可谓“婉转缠绵,深情一往,丽而有则,耐人寻味”(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)。

下片将无情和多情,天地尽头与相思无边作对比,抒发了女子的多情以及难以言宣的相思之苦。“无情不似多情苦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,表面意为无情不像多情人这般愁苦,实则是“多情自古伤离别”之意,褒扬多情的好处,正是因为多情才愁苦“一寸还成千万缕”,写心绪纷乱如同千丝万缕的柳条。缕缕柳丝,飘绵拂水,最知离别之苦。“天涯地角有穷时,只有相思无尽处” 是晏殊词中的名句,词人以深切的情感抒发了相思的无限与永恒。 天地是有尽头的,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却绵绵无穷尽。此处词人运用对比,表现了“多情”者所受的精神折磨,但对那位薄情的年少,却没有一丝埋怨,足见其感情的真切与含蓄。

全词感情真挚,情调凄切,风格婉转缠绵,耐人寻味。词人运用了比喻、反语、夸张等表现手法,平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,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。 采桑子此词以轻巧空灵的.笔法、深蕴含蓄的感情,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,抒发了叹流年、悲迟暮、伤离别的复杂情感。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,风格清丽哀怨,体物写意自然贴切,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。

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,暗含“多情自古伤离别”和“思君令人老”双重含义。“多情”二字,总摄全篇。

三、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,怅亲爱分离,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,只好借酒浇愁,然而不久便又“泪滴春衫”,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。

下片先写不眠,次写惊梦。西风飒飒,桐叶萧萧,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。抬头一看,窗外淡淡月色,朦胧而又惨淡,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。

“好梦频惊”写每当希望“好梦”多留一霎的时候,它就突然破灭了。而且每当一回破灭,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。此时,室外的各种音响,各样色彩,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,情人离别之痛,春酒易醒之恨,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。这里,“好梦频惊”四字为点睛之笔,承上启下,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,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。

“何处高楼雁一声”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,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。这一声哀厉的长鸣,是如此突如其来,使众响为之沉寂,万类为之失色。这是孤雁的哀唳,响彻天际,透入人心,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。这一声代表什么呢?是感觉秋已经更深吗?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?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呢?不管怎样,它让人们想得很远、很沉,一种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。

综上,此词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,下片写春去秋来,触景生情,相思难禁。词中“长恨离亭”、“好梦频惊”等句,用意超脱高远,表现了一种明净澄彻而又富于概括意义的人生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