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国在20世纪之前,其经济、政治上一直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,但是俄国的文化却能够在19世纪异军突起,跻身世界文化顶峰。19世纪的俄国,涌现了普希金、果戈里、契诃夫、屠格涅夫、托尔斯泰、门捷列夫、列宾等世界级别的文化大师。王东岳曾提出:“一个民族要想受人尊重,不在于你有多少钱,而在于你的文化贡献,你给人类的精神贡献,因为精神和文化才是人类生存的基石。”俄国文化的崛起让俄国人在世界上拥有了更多的优越感。那么俄国文化是如何崛起的呢?
一,西化改革:拉近了俄国和西方的距离
任何文化成就的辉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俄国文化自然也是如此。俄国19世纪文化的繁荣,其根源在于整个18世纪的默默耕耘。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二世,俄国的沙皇为了拉近俄国和西方的差距,发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改革,为俄国的文化崛起奠定了条件。
在彼得时代,俄国开始向西方大规模引进书籍,让西方文学、艺术、思想和科学开始有规模地传入欧洲。彼得还在俄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图书馆、第一家国家级剧院、第一个博物馆等。1725年,彼得大帝筹备许久的国家科学院建立,这里很快成为了俄国科学文化研究中心。彼得去世后,俄国文化政策偏向保守,但总体上依然向前推进,如1755年创立了莫斯科大学。
莫斯科大学的罗蒙诺索夫雕像
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一位深受西欧启蒙运动影响的女皇,她希望将俄罗斯民族改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,举止文明的的新民族。她在俄国推行“开明专制”,将西欧的法制思想引入了俄国。她在俄国推行了普及教育,到18世纪末,俄国已经有各种学校550所,学生达到了6万多名。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,俄国出现了“百科全书”一般的科学家——罗蒙诺索夫。
叶卡捷琳娜二世
到了19世纪,俄国向西方学习还在继续,如1861年的俄国“农奴制改革”在俄国算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,它标志着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。向西方的学习,也就是使得西方的思想、科学、文化等迅速地向俄国传播,使得多种思想在俄国发生了碰撞,也为俄国的文化崛起提供了条件。
二,19世纪俄国教育的突飞猛进
18世纪的俄国在教育方面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,如建立高等学府。但是,18世纪的教育事业才刚刚起步,因此还很难取得巨大的成就。当时的大学虽然出现了,但是其数量极少,招生规模也十分有限。莫斯科大学最初的招生规模为100人,然而到了18世纪末却只招生82人。俄国的教育真正得到巨大的进步,那还得到19世纪。
由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俄国传播,俄国的思想家和文化学者也重视起教育起来,他们将教育作为反对专制的一种工具。为了打破贵族对教育权的垄断,许多文人和社会团体在地方创办了私塾。农奴制改革之后,私塾的发展加快了。在19世纪末期,进入私塾学习的学生已经达到了30万多人。另外,地方的自治局也大规模创办学校。根据沙俄中央政府的统计,到1880年,俄国的60个省有了22700多所农村小学,学生超过110万,其中女生也达到了22%。在城市中,文人们还创办了星期日学校,为城市中生活的下层百姓普及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