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大概是唐朝活得最悲凉的诗人,但在那个凉薄的世界,杜甫也是用情至深的诗人。所以梁启超先生说杜甫是“情圣”。

杜甫的一往情深,远超同时代的许多诗人。

李白不懂如何去爱。他是来自天上的仙人,他的青春与爱情,只是他梦想的天梯。他有过四任妻子好多孩子,但他们从李白那里得不到爱。李白的爱在路上,在名山大川中,在道家的坐地飞升,在通向朝廷的终南捷径,在呼朋唤友的胡吃海喝中。

王维不屑于去爱。他一生都沉浸在对佛教的迷狂之中。他“晚年惟好静,万事不关心”,他徜徉在终南山的别墅之中,他沉醉在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”的生活中。他的爱,都洒在去彼岸的路上。

杜牧的爱在扬州的二十四桥上,在玉人的箫声中李商隐的爱在难以名状的锦瑟年华上。

白居易的爱有点显摆,元稹的爱有些慌张。

而唯有杜甫,他深爱着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和事,他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。

人世间的所有欢喜与悲辛,卑微的花草和落单的大雁偷生的蝼蚁与在春天被风吹落的花朵,他都用一种怜悯的心温柔地爱它们。开元盛世让他满心欢喜“渔阳鞞鼓动地来”让他忧心忡忡“安史之乱”中遭遇离乱的百姓逃走的王室,漫天的烽火无依无靠的老妪,都让他落泪。他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。

被饿死的儿子,孤苦无依的妻子,流落外地的兄弟姐妹,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”的老朋友,甚至是对自己无感的李白,他都日夜挂念。

杜甫真的是“情圣”。他全心全意爱别人,唯独冷落了自己。

他科举考试有最荒唐的遭遇,当局者竟然号称野无遗贤而一个也不录取。

他怀抱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理想,但只能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” 。

他“许身一何愚,自比稷与契”,觉得天下人受苦都是自己的责任,但他最终却成为最孤苦无依的人。

他也曾经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裘马轻狂,但最后的结局却是“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”。

杜甫悲伤过自己,但他没有好好爱过自己,他的爱全给了别人。

杜甫的政治理想是儒家,但他的人生价值观却是墨家。杜甫的爱,是超越了儒家的仁爱的爱,是墨家的大公无私不计利害的博爱。因此,在爱的问题上,杜甫是爱的浓烈爱的无私的墨家。

儒家的爱,理性而冷静,墨家的爱理想而浓烈。儒家的爱讲差等,墨家的爱讲平等。

‌ 千年以后,再读杜甫的这些诗,我们还能感受到这个博爱无私的人给予世界的温暖和亮色。

在凉薄的世界,唯有爱可以抵抗悲伤。

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。他虽然一生凄惶,官职极低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但他觉得自己身上有千斤重担。他不平则鸣,他要为苍生社稷说话。他因第二天早上朝交奏章而一夜无眠,他对皇帝忠心耿耿,甚至有些愚忠。安史之乱中,他逃离叛军的囚禁,第一时间不是去看妻儿老小,而是跋山涉水找到了新皇帝,他并非是官迷,但他要承担肩上的责任。

杜甫常年忧心忡忡。他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。他用深情而沉痛的笔触,怜悯那些在战火中遭遇离散的人们。别人逃难,他在记录别人苦难的生活,他写下著名的作品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,是那个苦难时代最忠实的纪录片。他看到年老夫妻的生离死别:

老妻卧路啼,岁暮衣裳单。熟知是死别,且复伤其寒。此去必不归,还闻劝加餐。

他看到母亲送孩子上战场的绝望的泪水:
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 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。

当他在成都草堂过上一段短暂的安稳生活之后,他怜悯隔壁孤独无依的老妇。老妇无儿无女没有生活着落,经常偷偷地去杜甫的院子里打枣子吃。杜甫在离开之后,写了一首诗给暂住他家的朋友,希望他不要责怪这个老妇人,也不要扎上篱笆,要让她体面地“偷”枣子吃。

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

不为困穷宁有此?只缘恐惧转须亲。

这就是杜甫的胸怀,既要帮助别人,还要顾及别人的面子。所以清人卢德水说:“杜诗温柔敦厚,其慈祥恺悌之衷,往往溢于言表”。

杜甫自己的生活过得愁云惨淡,却希望别人都能风轻云淡。他的茅屋被风吹倒,屋上的茅草被熊孩子捡走,杜甫却梦想自己以后发了财盖好多房子,送给和自己一样贫苦的读书人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而他自己受苦受难不要紧,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!

他的孩子被饿死,他在悲伤之余,竟然“默思失业徒,因念戍远卒”,同情起那些失业的人和远方的士兵。

杜甫的爱,是人间的大爱,杜甫是佛陀是基督,是拯救天下苍生的圣人,虽然他只是离乱的时代饱经离乱的贫苦诗人。

杜甫还将爱投射到自然界,他是儒家“民胞物与”理念的忠实践行者。他同情蚂蚁,“筑场怜蚁穴,拾穗许村童”,他自己有上顿没下顿,却关心水中的鱼儿:“盘餐老夫食,分减及溪鱼”。

杜甫喜欢交朋友。别人也许是虚与委蛇逢场作戏,他却掏心窝子一往情深。他崇拜李白,李白远游他思念,李白被贬他悲伤,他不遗余力替李白辩解。《赠李白》:

秋来相顾尚飘蓬,未就丹砂愧葛洪。

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。

意思是说威武雄壮的李白啊,我想你了。其他如《冬日有怀李白》《春日忆李白》《梦李白二首》等等,反正是春夏秋冬四季、白天夜里、清醒还是梦境,都在想李白。

当李白站错队伍参与永王叛乱的时候,杜甫四处打听他的下落,始终没有得到消息,杜甫心急如焚写下了一首诗叫做《不见》:

不见李生久,佯狂真可哀。世人皆欲杀,吾意独怜才。

敏捷诗千首,飘零酒一杯。匡山读书处,头白好归来。

对李白的怀才不遇艰难的命运表示遗憾难过,其实此时杜甫更惨,但他首先想到的是李白,并说白哥要是混不下去了,还是回到你读书的地方吧,兄弟我去陪你。

杜甫是唐朝少有的宠妻狂魔。年轻时候他跟着朋友也去过勾栏瓦肆,但也只是欣赏“越女天下白”的美貌而已,与妻子杨氏结婚后,他的诗中全是妻子,他称呼妻子为老妻、拙妻,表现出对妻子深沉的愧疚与思念。在流浪的路上,他挂念妻子儿女。在月光下,他思念妻子的“清辉玉臂寒”。《月夜》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

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
他渴望回到家中,让一弯明月照着他们,一起拂去眼角的泪痕。

当他饱经离乱回到家中时候,与妻子“夜阑更秉烛,相对如梦寐”,大喜之中却有着人生奇幻的悲凉。

杜甫是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推己及人的儒家,更是奉行“兼爱”的原则,没有小我只有大我、洒向世界全是爱的墨家。

他是那个凉薄的世界,最一往情深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