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文: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,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,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,主张文道合一。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,揭露时弊、反映社会矛盾,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。

诗歌:以熙宁九年(1076年)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。

前期创作主要是“不平则鸣”,注重社会现实,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,倾向性十分鲜明,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,心情渐趋平淡,大量的写景诗、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。

词:大致可分为抒写情志和阐释佛理两类,“瘦削雅素,一洗五代旧习”。其抒情词作,写物咏怀,多选空阔苍茫、淡远纯朴的形象,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。

王安石的写作特点

从诗体说来,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,好发议论,立意新颖,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。

律诗则用字工稳,对偶贴切,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。

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