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í suān hé bì àn
“犴”,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,普通话读音为hān、àn,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犴”的基本含义为驼鹿引申含义为古代乡亭的牢狱,如犴狱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犴”还表示狴犴。
猊狻和狴犴读音
    狴犴:bì àn 狻猊:suān ní
   1、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,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七子,形似虎,既是牢狱的象征,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。
     2、狴犴是兽龙之第五子,狴犴不仅急公好义、仗义执言,而且能明辨是非、秉公而断,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,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,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。
猊狻和狴犴读音
狻猊(ní suān):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(一说是第五子,另说是第八子)。形如狮,喜烟好坐,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,随之吞烟吐雾。
狴犴(bì àn):又名宪章,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。龙生九子之一,排行第七。它形似虎,平生好讼,却又有威力,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