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意思不一样,士族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,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。庶族又叫寒门,包括农工商、中小地主、中下级军官等,通常是以武职为升官阶梯,立军功,掌握军权后获得政权。

2、社会地位不一样,整体上士族社会地位高于庶族。

3、发展阶段不一样,士族于东汉萌芽,形成于魏晋,庶族是士族衰落后才兴起的。

士族和庶族有什么区别

一、政治地位

士族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,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,而庶族本身为平民身份,只能通过科举制度才可以入朝为官。

二、社会地位

在社会地位上,士族“视寒门之子轻若仆隶”,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殊地位,他们不与庶族通婚,与庶族不同座、不同食、不同行,即使都是显贵,士族和庶族之间也差之千里。

三、社会生活

士族“视寒门之子轻若仆隶”,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殊地位,他们不与庶族通婚,与庶族不同座、不同食、不同行,即使都是显贵,士族和庶族之间也差之千里。

四、发展阶段不同

士族制度萌芽在东汉,形成于魏晋,它的发展是在南北朝时期,衰落于南朝末年,被废除是在隋唐时期,其势力被彻底扫荡是在唐朝末年。

士族衰落之后庶族才兴起,魏晋及南朝的朝代更替也是士族与庶族势力消长的过程。武则天统治时期,编辑了《姓氏录》,更是提高了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。